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家風更是鄉村振興的 “精神密碼”。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8月31日,黃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 “弘揚優秀家風,涵養時代新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傳、講、做、行”多元形式,讓好家風走進家家戶戶。
傳單入戶,讓家風知識 “看得見、聽得懂”
活動前期,志愿者精心籌備——將家風故事、家訓名言與村民生活場景結合,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宣傳單。傳單內容既有“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等傳統家風內涵,也包含“鄰里互助”等契合時代的新風要求,還特別以“好家風家庭”的真實事跡,如村民楊鳳寧一家二十多年照顧殘疾人鄰居、對待村民“有求必應”胡雙勝村醫,用“身邊人說身邊事”增強感染力,讓他們的精神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多元互動,讓家風建設 “有溫度、能參與”
除了傳單宣傳,黃梅村還在文化廣場設置 “家風宣傳角”,同步開展系列互動活動,舉辦 “我的家風故事”分享會,多名村民講述自家的家風傳承,村民嚴老板提到:“母親總說‘吃虧是福’,去年我家果園豐收,主動給鄰里送些水果,現在大家互幫互助,果園成了致富園。”樸實的話語贏得陣陣掌聲。此外,黃梅村定期開展家風評議、家庭互助等活動,利用村廣播、宣傳欄持續宣傳優秀家風,讓好家風成為涵養鄉村文明的 “源頭活水”,為黃梅村的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
新風漸起,讓家風力量 “促文明、助振興”
活動不僅有 “傳” 與 “講”,更有 “做” 與 “行”。此次活動不僅讓家風知識深入人心,更在村里掀起了 “傳家風、樹新風” 的熱潮。志愿者們帶領村民開展 “清潔家園” 行動,以 “小家凈” 促 “大家美”;組織青少年志愿者成立 “家風宣講小分隊”。漸漸地,村民們的變化悄然發生……鄰里間因瑣事爭執的少了,主動幫忙的多了;農戶院壩里的雜物少了,整潔的庭院多了;孩子們主動幫長輩做家務的多了,沉迷手機的少了。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黃梅村以貼近村民、貼近生活的宣傳方式,讓優秀家風扎根鄉土、滋養人心,不僅擦亮了鄉村文明底色,更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園的強大力量,讓時代新風在黃梅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章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