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昔日雜草叢生的原高鐵廢棄渣場臨時用地已變成一片平整肥沃的良田,綠油油的玉米長勢喜人,一眼望去景色宜人、生機勃勃。該廢棄渣場的“蝶變”重生源自大龍山鎮新新社區人大代表汪步忠的一次走訪,經人大代表積極建議、鎮職能部門的協力推進,最終成為新新社區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又一實踐。
“這片土地由于廢棄渣土一直得不到利用,不僅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也是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汪步忠在一次走訪調研中與周邊村民進行交流時,居民們紛紛反映。發現這一現象后,汪步忠作為鎮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了《關于申請項目資金對新新社區原高鐵廢棄渣場臨時用地進行復墾再利用的建議》。建議提交后,鎮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交辦職能部門。通過鎮有關部門及人大代表的積極爭取,最終成功申請到用于該地塊復墾工程的專項資金30余萬。自2025年4月開始著力開展清運渣土工作,鏟車、翻斗車開進了渣場,一車一車的垃圾被清運走……社區居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自覺加入到垃圾清理大軍的行列中,并通過實施土壤改良、增加排水設施等一系列科學規范的操作,最終將這片土地變成了可耕種、可利用的良田沃土。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區、鎮人大代表全程跟蹤監督,定期問效,以確保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新新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胡建新表示:“這片土地的復墾重生,凝聚了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努力,也體現了上級政府對鄉村振興和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接下來,我們將更加廣泛、深入征集民意,科學決策,確保這片土地用好、用活、用出效益,真正讓其成為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美化鄉村環境的新引擎。”
廢棄渣場的“蝶變”重生,是大龍山鎮人大代表履職為民、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實踐,也是新新社區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嶄新著力點。這片煥發新生機的土地,正孕育著飽滿的果實,并預示著今秋豐收的希望。(何雪梅 胡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