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芭茅村:堅持“四抓四好”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日期:2025-08-14 14:51:00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宜秀區芭茅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和關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論述,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深化民主法治建設,以鄉村善治為目標,健全“四抓四好”工作機制,為實現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環境,先后榮獲“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安徽省森林村莊”“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一是抓黨建引領,先鋒模范作用好。牢牢把握黨領導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正確方向,創建“紅色網格”,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總網格長,村“兩委”成員聯合黨小組組長為網格長,黨員、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為網格員,明確責任分工,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領群眾,凝聚廣大黨員群眾參與民主法治建設的強大力量。
二是抓民主賦能,鄉村治理效能好。把村自治組織建成民主實踐的大舞臺,突出學習提能、匯集民意、民主協商、監督問效、共促發展、數智賦能等工作重點,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保障村民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于和美鄉村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和“一事一議”機制,健全財務管理、村務監督、民主決策、民主評議等制度。
三是抓德法同治,鄉村和諧生活好。堅持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結合,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常態化開展精神文明實踐和“文明大集市”活動,近三年來共開展各類普法活動15次。構筑法治文化廣場,打造“一廊一墻兩室”宣傳陣地,以好人好事引導群眾尊法守法,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增強法治意識;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和人民調解室作用,引導法律明白人、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等基層自治力量參與治理,積極開展精準排查,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近三年來共化解矛盾糾紛30余起。
四是抓產業支撐,綠水青山發展好。該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城郊區位優勢,以“黨支部+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精品產業,先后建成草莓園18畝,黃桃園108畝,蘋果梨基地70畝,蓮藕基地650畝,帶動村民通過種植、務工等多渠道增收,近三年年均集體經濟收入106萬元,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全面加快了鄉村振興進程。(撰稿:孫青 審核:周玉元)
上一篇:熱血傳遞希望 愛心點亮生命——宜秀區組織開展2025年無償獻血活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