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爺,這是你要的玉米種植技術手冊,驛站剛到的新書!”志愿者小江正把手冊遞給前來咨詢的村民。白澤湖鄉芭茅村這個小小的空間,如今成了鄉親們最愛來的地方——這里有政策解讀、有技能培訓,更有拉家常、解難題的暖心服務。
黨群驛站雖小,功能卻很全。進門右手邊的“便民服務臺”,常備著雨傘、充電寶、急救包,村民臨時有需要隨時能取用;右手邊的“議事角”擺著1張長桌,村干部常在這里和村民圍坐一起,聊聊醫保報銷的新政策,說說村里修路的進展;角落里的“兒童樂園”,放著繪本,農忙時成了留守兒童的“臨時托管點”。同時,配備專職工作人員5名,定期檢查設施狀況、補充更換藥品、配備便民物品,為群眾提供更多貼心服務。
“驛站確確實實為我們老百姓辦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老年人有時散步累了,可以到那里歇歇腳、喝喝茶,順便看看書,感覺很不錯。”村民韓大爺說。齊全的物品配備、安靜的休憩和學習場地,讓群眾豎起了大拇指。“黨群驛站”成為了黨員群眾辦理事務、參加活動、鄰里和睦、和諧相處的“溫馨家園”,真正實現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反映情況到驛站。
此外,白澤湖鄉芭茅村驛站還充分發揮聯系服務的紐帶作用,鼓勵更多的黨員群眾加入村級志愿者隊伍,積極投身政策解讀、防溺水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用行動拉近與村民的距離,凝聚起共建鄉村的力量。
如今,黨群驛站就像一塊“吸鐵石”,把大家緊緊聚在一起。在這里,黨的政策變成了家常話,服務群眾有了落腳點,鄰里關系越來越親近。這個小小的空間,正用最實在的溫暖,書寫著基層治理的生動答卷。(方美林)